这些珍贵的老照片,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卫国先烈

admin2024-12-12金融杂谈19

  “所有人都上前线了”

  —献给胜利日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动550万大军,从三个方向对苏联发动了闪电战。 

  在这股让整个欧洲都颤抖的武装力量面前,苏联军队损失惨重,德国的坦克集团军势如破竹,把苏联逼入了绝境。

  “苏联虽大,但已无路可退,我们身后就是莫斯科!”

  ——苏联红军近卫步兵第8师中尉指导员克洛奇科夫·季耶夫·瓦西里·格奥尔吉耶维奇写于 1941年11月16日

   一名有免兵役证,肾脏有问题的苏联男青年,在祖国的召唤下,义无反顾的上了战场,他的理由只有一个:

  祖国需要。

   他和他的未婚妻,在镜头前都没有任何笑容,但他还是上了前线。 

  而他留给未婚妻的承诺也只有一个:

  我一定会给你写信的。

  在长期苦等回信而不得后,这位深爱着未婚夫的苏联女青年,也毅然的踏上了战场,当她的父亲赶来阻止时,她给的理由是:

  我战地护士培训毕业了。

  这位强烈阻止女儿上前线的老父亲,早已服过兵役,已经不再年轻。但是在送走女儿几个月后,他也穿上了军装,因为:

  “所有能拿起武器的都要上前线”

  孤身一人在家的老母亲,也上了前线,没有任何人来送她,也没有任何人来阻止她,因为家里只剩她一个人了。

  她没有说任何话,所以我们也不知道她临行前心里在想什么。

  我觉得,她可能是想去陪她的亲人吧。 

  战争进行到最后,给他们拍军装照的摄影师也上了前线,他留下了一块白布相片,给自己做个纪念。

  离家时,他没有关上大门,也许他根本就没想过自己能活着回来。

  举家上战场这种事,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并不罕见。

  曾经有一个坦克战斗小组,由一个家庭组成,全家的男女老少都在一辆坦克里,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 

  下面这张著名的照片,名叫“政委”,拍摄于1942年7月12日,他号召全营随他冲锋,在拍摄几秒钟后,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

   生与死,在瞬间就会成为现实,这就是战争。

  为什么德国无敌的钢铁洪流最终在苏联溃败,就是因为这些人舍生忘死的战斗。

  没有这些英雄,苏联卫国战争不可能胜利。

  什么叫先烈,这就是。 

  中国卫国战争

  中国的卫国战争,同样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但和苏联不同的是,中国贫弱,照相机在当时是一种非常稀罕的东西,抗日期间留存于世的照片很少,为那些普通军人拍摄的,则更少。

  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抗日照片,基本都是日本战地记者拍摄的。

  日本记者拍摄的中国军人的抗日照片,那注定只是抗日战争中极少极少的一部分。

  但就是这透漏出来的只鳞片爪,都足以震撼人心。

  1940年7月24日,日本华中派遣军出动了32架战机对成都进行空袭。

  在出发前,日本已经获得了详细的情报,当地的所有中国空军战斗部队,都已经全部阵亡,对日军飞机不可能有任何威胁。

  确认没有任何风险的日本空军,安排了一个摄影组上了飞机,记者的任务是拍摄轰炸效果,作为宣传片对日本国民播放。

  32架战机在空中列队前行,场面异常的威武霸气。 

  但这时,有一架中国战机从远处突然冲进了日本机群中,面对32架日本战机,这孤零零的一架中国战机居然发动了冲锋,和日机近身格斗。 

  为了方便拍摄,日本记者所在的飞机独立于阵外,被中国飞行员误以为是指挥机,被当成了优先攻击目标。

  但是这架中国战机太落后了,没办法对日机造成任何威胁,只是命中了几发子弹而已,没有伤到要害。

  在第二次冲锋时,这架战机放弃了机枪扫射,直接采用冲撞战术,试图撞毁记者所在的日机,驾驶员紧急转舵,两架飞机最终擦肩而过,镜头中我们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战机的样子。 

  日本记者在事后写的旁白中讲道: 

  这架中国战斗机在“离我们只有几米的距离”与其擦肩而过! 

  这架中国战机技艺高超,但飞机太过落后,又以寡敌众,始终无法奈何日本机群,最后冲出重围,消失与蓝天之上。 

  日本的情报其实非常准确,7月14日时成都附近的中国空军确实已经消耗殆尽了,这架孤身一人上天迎战32架日本战机的中国战机,是航校的教练机,驾驶者是中国空军的李姓教官。

  他在上天迎击日军之前,写了一篇日记,里面只有一句话:

  “我的学生都战死了,现在该我这个老师上去了。”

  这样舍生取义的故事,不仅发生在后方的空战中,还同时发生在前线和敌后。

  在淞沪会战中,第88师战车连被打的几乎全军覆没,仅剩下最后一辆战车。

  冲锋的命令下达后,明知是死,这辆战车,依然冲向日本军队戒备森严的阵地,毅然且决然。

  当时的日本战地记者,恰好拍下了这一幕。 

  在安徽和县,敌后游击队女战士成本华,在临刑前双手交叉地抱在胸前,在日本记者的镜头前微笑着面对死亡,显示出对日军无比的轻蔑,牺牲时年仅24岁。 

  这些都是日本记者的镜头拍下的,那些没有被拍到的呢?

  中国的无名英雄在战场上的光辉瞬间,没有被我们看到的又有多少?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最大的部队,是东北抗联。

  从1931年9.18晚上开始算起,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东北土地上站起来反抗日军的人多达130万,但活着看到抗日胜利的,不足万人。

  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能看到胜利,99%的战友长眠在了东北的土地上。

  这一切是因为东北的环境极度恶劣,冬天极寒,户外温度零下四十五度,抗联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

  在日本的物资封锁下,很多抗联战士,不是被打死的,而是被冻死饿死的。

  在抗联司令杨靖宇的牺牲前,饿了好几天的杨靖宇碰到了上山砍柴的村民赵廷喜,杨靖宇说:下山帮我买几个馒头,再买双棉鞋,给你们钱,不要告诉日本人。

  赵廷喜看到杨靖宇几天没吃饭,脸上、手上、脚上都是冻疮,对杨靖宇说:

  “我看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

  但赵廷喜不知道的是,日本人早就开出了条件,如果杨靖宇肯投降,何止是不杀,日本人愿意让杨靖宇出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利用他的个人威信来降伏东北抗联。

  杨靖宇沉默一会儿,对赵廷喜说:

  “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在重兵合围、断粮5天、零下四十多度、一只棉鞋已经跑丢的情况下,这句话简直是撼天动地。

  但杨靖宇的消息,被赵廷喜出卖了。

  战死后,日本军医解剖了杨靖宇的遗体,发现胃里全是一团一团的破棉絮、草根和树皮,此事震撼了在场的所有日军,让这些敌人们都肃然起敬。

  日本人没有拍摄过杨靖宇战斗的照片,我们也没有,如今我们只能通过一幅油画来缅怀这位真正的上将军。 

  以前我不知道什么叫卫国战争,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先烈。

  但今天看完这些珍贵的历史图片后,我突然懂了,先烈们的努力和牺牲,是我们完全无法想象的。

  他们本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害怕死亡,向往和平,但是在国难面前,被激发出了深藏于血脉深处的那种大无畏。

  明知是死,但他们丝毫不惧。

  这,就是卫国先烈。

  因为他们的奋战,你和我今天才能躺在床上开开心心的玩手机。

  谨以此文,纪念这些可敬的中华英雄。

相关文章

鹏华基本面投教系列|金价再创新高!如何看待黄金的投资价值?

鹏华基本面投教系列|金价再创新高!如何看待黄金的投资价值?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曾多次刷新历史纪录,相关主题基金的收益率和规模也随之提升。近日,国内外金价又一次迎来历史新高。黄金后市投资价值如何? 国内外金价持续攀升,再创新高 同花顺数...

黄金续刷历史新高,金饰超760元/克!“恐高”情绪致黄金消费处下行趋势绝症父亲苦寻儿子15年,找到后儿子却拒绝回家,生母:养母很有钱

黄金续刷历史新高,金饰超760元/克!“恐高”情绪致黄金消费处下行趋势绝症父亲苦寻儿子15年,找到后儿子却拒绝回家,生母:养母很有钱

9月23日,上期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报595.14元/克,涨幅1.39%,续刷历史新高,今年迄今已涨超20%。 外围市场上,伦敦金盘中一度升破每盎司2631美元,再创纪录新高。...

黄金,调整是否结束?

黄金,调整是否结束?

黄金方面,又回到2700上方,这是多头调整结束了,还是回光返照? 价格的波动,破了2700,大家就往2600看,而上了2700,又有了看2800高点的信心,这是极度不合理的。...

期货黄金投资建议 , 不要“盲目”追市 , 要“顺势”而行

期货黄金投资建议 , 不要“盲目”追市 , 要“顺势”而行

现在随着通货膨胀,大多数人都希望可以让自己的资产出现报纸或者增值的情况,中国有一句老话是这样说,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黄金作为财富的象征,也一直深受大家的重视,但是在我们进行黄金交易的时候...

“999黄金战法”,98%精准判断压力点与支撑点!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

“999黄金战法”,98%精准判断压力点与支撑点!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

(本文由公众号越声财富(YSLC168888)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进入股市,就得把自己当作渔夫和猎户,要具备优秀猎户的品质,在狩猎...

黄金狂潮!全球ETF规模飙升至18100亿元,创历史新高你该珍惜我的

美联储宣布降息后,全球黄金市场迎来狂热投资潮。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一度突破2656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尽管随后出现回落,但仍维持在2640美元/盎司以上的高位。这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