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到,抓住养生的黄金期
转自:邯郸晚报
霜降,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下面,我们从饮食、运动、防病等几个方面带您了解霜降时节的养生知识!
饮食遵循“平”着陆
霜降节气属深秋,饮食以“平补”为原则。所谓“平补”,就是秋季进补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这段时间可食用苹果、梨、柿子等水果。苹果含有机酸和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梨煎水或加蜜熬膏,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柿子营养价值高,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至2倍左右。
肉类可选择鸭肉、牛肉。鸭肉富含蛋白质,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可补充夏季的过度消耗。牛肉性凉,黄牛肉性温,皆能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也可以治脾胃虚弱,增强消化。
菜类可选择山药、萝卜。山药能促进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霜降时多吃萝卜,能够消食、化痰定喘、清热顺气。
防寒保暖有三护
1、护足踝:霜降时节天气渐寒,人体关节部位最怕受凉,因此要多加注意脚踝保暖,不要再穿薄袜,以免足部受凉。另外热水泡脚也是一个不错的养生选择。
2、护膝盖:寒气入骨更容易引发疾病,“老寒腿”就是例子。人到老年以后,易患膝关节疾病,天气一冷就容易复发。因此老人到了秋季应特别当心,注意膝关节的保暖防寒。
3、护皮肤:霜降前后,皮肤的新陈代谢水平开始下调,汗腺分泌减少,容易出现皮肤干燥、过敏、瘙痒等不适,要做好保湿。尽量选择温和的洗面奶、不含酒精的化妆水以及滋润但不油腻的面霜,暂停使用磨砂膏。
运动健身讲方法
1、后脑经常敲:捂着耳朵,食指中指叠起弹后脑,弹几下后放开耳朵,里面有嗡嗡的声在响,反复做9遍。每天1至2次。以舒适为度,如果不舒服就停止。此方法即“鸣天鼓”,掩着耳朵叩击枕骨,对头部、耳部都有一定的刺激。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此法有补肾的作用。
2、鼻子经常搓:每天搓揉迎香穴两分钟。迎香穴在鼻翼两侧,鼻翼外缘中点旁,按揉此穴可预防感冒或哮喘。秋季如果觉得呼吸不畅,可搓揉迎香穴,对缓解鼻塞作用明显。
3、拉伸要多做:随时多做拉伸,起床后伸个懒腰,坐久了练练弓步,这样能保持全身柔韧性,有效缓解工作压力,舒缓紧张情绪。一般来说,柔韧性越好,体内血液循环越顺畅,营养供应就越充足,代谢废物也能更快排出体外,细胞就能保持年轻。
疾病预防要重视
1、霜降时节,秋风萧瑟,万物萧条,人易伤怀。要懂得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乐观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有助于缓解“悲秋”情绪,减轻霜降肃杀之气造成的郁闷。
2、秋季燥邪易伤人体津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燥象,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肺喜润而恶燥,肺的功能受到影响,就会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秋季养生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苹果、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
3、霜降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季,此时天气湿中带寒,易伤害关节,甚至引起风湿痹病。应注意及时穿上长衣长裤。可以自上而下做做运动,从手指末端屈伸活动,再到手腕和肩臂,以肩肘为圆心点,用肩进行前后的环肩锻炼。还可以锻炼一下脊椎,从颈椎到腰椎逐节拉伸,再做下肢的关节运动,可以用屈伸转圈的方法将关节活动开。
4、天气转凉后,胃部容易受凉,引起痉挛、胃痛、恶心、呕吐;腹部受凉,则易腹痛、腹泻,尤其是形体偏瘦的人,皮下脂肪薄,就更要注意胃部的保暖。
要随天气的变化适时增加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防止胃部、腹部着凉,导致疾病发生。加强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素质,提高机体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减少发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