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施工黄金期,冲刺年度目标——乌鲁木齐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郭玲 史传芝 贾梦妍 唐红梅)重点项目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
今年以来,乌鲁木齐全力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抢抓有利时机,狠抓项目管理,以实际行动助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四季度是定全年、保全局的收官季。当前,乌鲁木齐多个重点项目正抢抓施工黄金期,紧盯时间节点,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建设、投产两手抓 光伏项目陆续并网
10月21日,在国能米东区60万千瓦光伏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开展桩基施工工作,抢抓工期,冲刺工程进度。该项目经理、工程建设部副主任李凯说,项目设计预制桩(浇筑桩)19.65万个,现已完成18.13万个,完成工程进度92.26%;设计光伏支架4.93万组,现已完成2.19万组,完成工程进度44.42%。预计12月30日前具备并网条件。
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1.88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5.7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7.93万吨、二氧化硫约98.63吨、烟尘约20.20吨、氮氧化物约158.06吨。
“我们会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计划完工。”李凯说。
乌鲁木齐风光资源富集,呈“以光为主、南风北光”特色分布。
根据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近期规划成果显示,米东区北沙窝光伏基地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33万亩(888平方公里),规划光伏装机2575万千瓦,目前该区域已布局光伏装机1875万千瓦,开发程度达72.8%,其中已建成光伏装机400万千瓦,其余项目预计在2025年建成并网。
目前,在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去年引进的8个光伏项目和今年新开工的5个光伏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在做好新建项目的同时,米东区还抓好已投运项目。今年建成并网的中绿电乌鲁木齐米东区350万千瓦光伏项目、华电米东区50万千瓦光伏项目,目前已稳定发电。
抢抓无风空窗期 风电项目“乘风而上”
达坂城盐湖南至天山山脉中段天格尔山一侧,一台台风电机组高耸。走近,还有一台台风电机组在拔地而起。今年新开工的新疆能源集团达坂城50万千瓦风电项目是其中一个。
10月21日,项目施工现场,1000吨履带吊车停靠在一旁,等待无风的时候进行风机吊装。
“我们抢抓无风空窗期加紧施工,目前,已完成14基风机吊装。”新疆能源集团达坂城50万千瓦风电项目项目经理刘成说,吊装作业前都会对风况进行实时监测,风速达到8.9米/秒,禁止叶片吊装作业。
新疆能源集团达坂城50万千瓦风电项目,计划安装20台10兆瓦和33台9.1兆瓦风电机组。项目配套建设一座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并与中能建投新能源项目合建一座220千伏升压汇集站、一座110千伏升压站及送出线路等。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发电量12.5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37.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8万吨。
目前,除了与风“赛跑”,紧抓每天的无风时段抢时吊装,正在建设的220千伏升压汇集站、一座110千伏升压站的基础施工也已基本完成,全面进入电气设备安装阶段。
达坂城风能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风谷”,目前规划建设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正在加快建设。
截至目前,达坂城区建成风电项目44个,风电企业26家,装机并网发电381.6万千瓦。今年续建风电项目2个,新建项目4个,在建容量153万千瓦,预计到年底,达坂城区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24.6万千瓦。
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是乌鲁木齐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支柱产业。
今年以来,乌鲁木齐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南风北光”资源开发利用,聚焦“风光储氢”一体化发展,以规划为引领加速项目布局,加快建设米东区北部沙漠2000万千瓦级光伏基地、达坂城区和乌鲁木齐县1000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基地,积极打造绿电城市、建设新疆氢能产业示范区。
紧盯重要节点施工 交通项目加速推进
高质量项目建设是扩投资、优结构、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当前,乌鲁木齐绕城高速(西线)取得重大进展。
10月20日,站在乌鲁木齐绕城高速(西线)工程(简称西绕城高速)起点——乌拉泊西互通立交,放眼望去,铺设好的沥青道路宽阔平坦。
沿着西绕城高速由南向北一路前行,部分路段标识标牌已经安装,时不时能遇到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防眩板、波形梁护栏等的安装,或看到路边吊装机械将一棵棵乔木从车上卸载下来,施工人员进行栽植……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正在全力推进。
截至目前,西绕城高速主线沥青面层施工全部完成,西山隧道、五一隧道2座长隧道已贯通,80座桥梁除了头屯河连接线特大桥东引桥还在进行最后施工,其他基本架设完毕。西绕城高速主线主体工程施工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行辅线、配套项目建设。
计划在10月底,西绕城高速将完成重要节点施工,包括主线、匝道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收费站(包含两河收费站、硫磺沟收费站、乌奎收费站、五一收费站、三道坝收费站等)、隧道管理用房等工程。
乌鲁木齐绕城高速是新疆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东线已于2016年建成通车。西线起自连霍高速公路小草湖至乌鲁木齐段乌拉泊西互通立交,接乌鲁木齐绕城高速东线,止于米东北枢纽互通,接京新高速公路大黄山至乌鲁木齐段,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增强乌鲁木齐城市辐射作用、缓解中心城区路网交通压力,把乌鲁木齐中心城区自原中心区拓展至二环、三环区域,推进中心城区由原1小时经济圈向半小时经济圈转变,对促进乌鲁木齐市及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塑强发展新优势 项目引领产业发展
除了带动投资,重点项目建设还是“排兵布阵”、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牵引。
在位于经开区(头屯河区)乌鲁木齐国际纺织品服装商贸中心(以下简称国际纺服中心)的两港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一期和二期正在同步推进,现场塔吊挥舞,机器轰鸣,工人们有序忙碌,推进项目进度。

该项目建成后,不仅将对国际纺服中心片区的招商引资起引领作用,还将有力推动国际纺服中心的发展。
10月21日,在两港产业园项目一期的施工现场,标志性建筑莫环建筑已完成主体封顶,工人正在进行二次结构砌筑、设备管线安装、幕墙施工等工作。

作为该项目一期的承建方,新疆维泰开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任永介绍,目前,650余名工人正在开展工作,1号楼主体结构封顶,正在做幕墙和机电安装;2号楼与3号楼主体结构也已封顶,计划年底完成幕墙和机电安装工作。
“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我们抢工期、赶进度,力促早竣工、早投产,全力助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任永说。

同时,两港产业园项目二期也在加快建设中,4号楼和5号楼的建筑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成,190余名工人进行幕墙、机电安装与绿化及景观施工工作,机电安装工作已完成95%,幕墙外立面工作已完成85%,计划于今年年底完工。
作为两港产业园二期项目承建方,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两港产业园二期项目技术总工毛峰介绍,在4号楼的墙体施工过程中,该公司运用了改进型模板免开孔技术,其相较于传统免开孔工艺具有成型效果好、提升经济效益、提高废旧模板利用率和提升模板周转次数的效果,施工效率更高,材料成本更低。

两港产业园位于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和国际纺服中心内,园区总建筑面积37.92万平方米,项目整体预计今年年底完工。
新疆建投两港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资产运营部经理侯鹏介绍,两港产业园建设内容包含商品展示中心、特色商业/文旅、国际仓储式超市、总部基地、跨境电商、涉外酒店、文化生活中心等业态,根据“一边建设一边招商”的原则,招商正在持续跟进。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
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开工、建成投产,犹如一粒粒种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为乌鲁木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