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连续下跌,网友热议购买时机
一、国际金价下跌背景
近期,国际金价经历了一轮明显的下跌趋势,自9月25日起,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已经连续9个交易日下跌,创下年内最长连跌记录。截至11月1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黄金期货价格收跌2.76%,报2617.70美元/盎司,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下跌。此次金价下跌的原因主要包括美元走强、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以及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增加等因素。
二、影响金价下跌的因素
美元走强:美元指数的持续走高对非美货币和大宗商品构成了明显的压制。美元走强通常会导致黄金价格下跌,因为黄金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意味着购买黄金的成本增加。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使得无风险利率水平提高,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国债而非黄金,因为国债能够提供固定的利息收入,而黄金则没有。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增加:随着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信心增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随之增加,资金从避险资产(如黄金)流向风险资产(如股票和债券),导致黄金需求减少。美联储货币政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有重要影响。近期,美联储连续两次降息,降息幅度均为25个基点。尽管降息通常会提振黄金价格,但市场已经充分消化了这一预期,因此黄金价格并未得到显著支撑。地缘政治局势:虽然地缘政治冲突通常会提振黄金价格,但近期中东地区的局势并未出现明显恶化,市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有所缓解,这也导致了黄金避险需求的减弱。三、网友热议购买时机
面对国际金价的连续下跌,网友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讨论是否应该趁机入手黄金。一些网友表示:“真是早买早享受,晚买有折扣”,认为现在是购买黄金的好时机。另一些网友则持观望态度,认为金价可能还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希望等待更低的价格再出手。
短期波动 vs 长期趋势:短期来看,国际金价仍有回调空间。市场风险偏好维持高位,但美元指数的持续走高对非美货币和大宗商品构成明显压制。然而,从中长期来看,美国通胀和财政赤字可能增加,在逆全球化政策施压经济前景的背景下,国际黄金价格上涨的逻辑仍在。投资策略:对于有意进行资产配置的投资人来说,黄金作为一种避险资产,具有较强的抗通胀能力和保值功能。因此,即使短期内金价出现波动,长期持有黄金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季节性波动:黄金价格存在季节性波动规律。从统计数据来看,11月下旬至12月初通常是黄金价格较低的时段,适合买入。因此,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一规律选择合适的购买时机。实际利率:当实际利率较低,即通货膨胀高于利率时,通常是购买黄金的好时机。实际利率是指扣除通货膨胀率后的利率。当实际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黄金通常表现较好,因为持有现金可能导致实际购买力下降。避险需求:地缘政治紧张、金融危机等情况下,黄金价格通常会上涨。因此,当市场出现重大不确定性时,购买黄金可以提供保值功能。四、专业机构观点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王立新认为,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包括美联储货币政策、地缘政治风险、市场势能和全球黄金市场供需变化。尽管短期内金价可能出现波动,但长期来看,黄金价格仍有较强支撑,建议投资者以长期视角看待黄金投资。高盛研究分析师莉娜·托马斯:托马斯预计,到2025年底,黄金价格将升至3000美元/盎司。她认为,黄金价格变化与利率变化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但自2022年以来,央行大量购买金条已经重置了利率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温彬认为,在本轮暴涨的过程中,金价与其他一些变量(如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黄金ETF持仓量)之间较为稳定的关系均已被打破。未来金价走势大概率还是会回归到一系列长期稳定的关系中去。五、结论
国际金价的连续下跌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从短期来看,金价仍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但从中长期来看,黄金作为一种避险资产和抗通胀工具,仍然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投资者在选择购买时机时,应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地缘政治、货币汇率、季节性波动等多种因素,并结合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理性的决策。无论是在金价低位时抄底,还是在高位时保持观望,都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