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崩盘!年轻人血亏20连夜割肉,谁在收割?
【5月12日跌2.73%】
金价的过山车模式,正式开启了惊魂一周。
【5月14日跌2.23%】
刚喘口气的投资者还没缓过神,周一开盘又见满屏飘绿。
【5月16日跌1.16%】
周三的跌幅看似收敛,但交易大厅里已经有人开始小声嘀咕:"这怕不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5月19日暴跌4.85%!创三年单日最大跌幅】
黑色星期五的魔咒再次应验。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如同被戳破的气球,1800美元和1750美元两道心理防线接连失守,最终定格在1723.6美元-盎司。
这个数字,让不少熬夜盯盘的老股民想起2020年熔断夜的噩梦。
国内金店连夜亮起"调价中"的电子屏。
周大福某分店店长在朋友圈吐槽:"上午刚把价签换成528元,下午财务又来电话催着改502元,打印机都快冒火星子了。
"
老凤祥的VIP客户群里炸开了锅。
有顾客晒出4月份的购买小票:658元-克的足金项链,现在缩水成五年前的金价水平。
更扎心的是评论区:"现在卖了吧,亏辆电动车;不卖吧,可能明天亏辆卡罗拉。
"
某商业银行贵金属交易窗口前,连夜排起十米长队。
保安老张举着喇叭维持秩序:"买金条的大爷大妈们先歇歇,今天全是来抛售的!"一位裹着薄毯子的大妈嘟囔:"上个月还说是传家宝,现在倒好,成烫手山芋了。
"
年轻投资者这次栽了大跟头。
中国黄金协会的数据揭开惊人真相:4月份银行金条销量暴增82%,90后、00后占比首次突破45%。
这些习惯在直播间抢茅台的新生代,把买黄金当成了新型"网红打卡"。
但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某互联网理财平台监测到,用户平均持仓周期从42天断崖式跌至5天。
产品经理苦笑道:"这届年轻人玩黄金像刷短视频——三分钟热度,亏了就想划走。
"
25岁的程序员小王在论坛晒出交易记录:5月14日645元-克抄底,5月19日割肉离场。
评论区秒变大型劝退现场:"兄弟你这哪是抄底,分明是伸手接飞刀啊!"
金店柜台里的故事更戏剧化。
有情侣为结婚三金吵架,女生坚持要等降价,男生指着实时金价牌说:"再等下去,三金变两金了!"销售顾问夹在中间,默默调低了蓝牙耳机里的财经播报音量。
典当行的生意却意外火爆。
北京某典当行老板透露:"这两天收的金条摞起来能搭个微缩版金茂大厦,有个小伙子扛着半斤金条来,说是要凑首付救市,也不知道该夸他机智还是心疼他。
"
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开始集体改口。
三个月前还高喊"2000美元不是梦"的摩根大通团队,现在连夜出报告说要警惕"深度回调"。
有网友神评论:"这些专家预测金价走势,比我丈母娘看天气预报还不准。
"
菜市场的大妈们倒是淡定。
提着菜篮子的王阿姨在金店门口驻足:"跌得好!等跌破500块,我给小孙子打对金手镯,比存压岁钱划算。
"这话让旁边愁眉苦脸的中年投资者听得直拍大腿。
金融机构的风控部门正在加班。
某银行理财经理透露,他们连夜给客户发短信:"切忌杠杆炒金,您上月质押房子买的黄金,现在可能只够赎回卫生间了。
"
这场黄金风暴刮出了不少人间真实。
有夫妻翻出结婚金饰想要变现,却发现工费比金价还贵;有微商囤的"招财金珠"成了滞销品,只能在朋友圈改行卖"亏本转运珠"。
但总有人不信邪。
深圳水贝交易市场里,几个温州商人围着茶桌吞云吐雾:"跌到1700美元算什么?08年那会儿我们见过680美元的!"茶海上摆着的计算器,数字还定格在"买入5000克"的页面。
这场面让资深黄金分析师老李想起2013年的"中国大妈"抢金潮。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只不过这次冲锋陷阵的,换成了看K线图比看外卖菜单还熟练的Z世代。
"
截至发稿时,纽约期货交易所的空头仓位又创新高。
有交易员开玩笑说:"现在做空黄金就像在瀑布下面接水,虽然刺激,但容易湿身。
"而各大珠宝品牌的直播间里,主播们正声嘶力竭地喊着:"家人们!历史底价来了!"
这场黄金暴跌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当菜市场大妈和投行精英达成共识时,或许就是该系好安全带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