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预测2025年黄金或涨至4500美元
(转自:ETF炼金师)
近期,贵金属市场波动频繁,高盛对黄金价格的预测引发了广泛关注。根据高盛最新报告,截至2025年5月14日,现货黄金价格为3247美元/盎司,预计在极端情况下,2025年底黄金价格可能达到4500美元/盎司。这一预测意味着金价将实现38.6%的显著涨幅,引发业内对于这一预测是否可靠的讨论。
在其报告中,高盛构建了双重情景模型。基本场景中,预计2025年底金价将升至3700美元/盎司,并在2026年6月进一步触及4000美元/盎司。而在极端风险场景下,金价则可能突破4500美元/盎司的关口。推动基本场景的主要因素是央行的黄金购买。高盛假设全球央行的月均购金量维持在80吨的高位,这反映出世界各国对黄金避险价值的高度认可。
此外,美国经济政策的“美国优先”策略增加了衰退风险,全球央行的降息潮持续,使得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显著降低,资金不断涌入金市。同时,黄金矿产供应受限,而私人部门投资热情持续高涨,这一供需矛盾进一步推升了黄金价格的预期。
在极端风险场景中,多重不确定因素交织。一旦美联储的独立性受到政治因素干扰,货币政策可能会被迫调整;而地缘冲突的升级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可能使央行的购金量超出预期增长。此外,金融机构增加黄金配置的比例,加之投机资金的活跃,也为金价冲击历史新高提供了动力。
回顾历史,黄金牛市并非偶然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历滞胀、80年代里根政府降息时期,以及2000年后多个经济周期中,黄金都在美债利率下降、美元贬值、流动性释放和央行购金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大幅上涨。目前,美国经济面临滞胀预期,与历史黄金牛市的驱动因素高度重合,表明本轮黄金上涨周期的核心逻辑尚未充分展现,后续仍有较大的上行空间。
在当下市场环境中,多个信号已显示出黄金的投资价值。自2025年以来,美元指数最低回落至90,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实施三次降息。中国央行连续六个月增持黄金,全球央行也同步释放流动性。从量化分析的角度来看,根据黄金空间测算框架,每一个基点(BP)实际利率下降,金价平均上涨0.4%;美元贬值1%,金价的平均涨幅为1.3%。按照当前75个基点的降息预期推算,金价的理论涨幅可达30%,现实数据与理论模型之间存在有力的印证。
展望未来,多项关键事件可能成为推动黄金上涨的催化剂。例如,4月美国CPI数据低于市场预期,6月的关税政策调整和降息操作可能在6月底开启新一轮上涨行情。此外,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将促使避险资金继续流入黄金市场。同时,中美两国在核心利益方面的博弈加剧,全球贸易格局难以恢复,黄金的避险保值属性将愈发凸显。
基于以上分析,黄金在未来资产配置中被视为优质选择。投资者可在短期内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精准把握入场时机;而长期投资者则应坚持“大跌大买、小跌小买”的投资策略,逐步构建黄金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