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黄金史,3轮金价大时代,4点暴涨原因,如今你会入手吗?
最近,黄金价格的走势简直比过山车还刺激!有人调侃,现在收到黄金,收到的不是金属,而是对方赤裸裸的真心 —— 毕竟,如今的金价连 “抄底小能手” 中国大妈都直呼看不懂。
从四月上旬到五一前夕,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挂牌价先是半个月内从每克 710 元一路狂飙至 820 元,正当大家以为它要直冲云霄时,突然又在五一放假前 “哐当” 下降到750元左右,这忽上忽下的行情,让无数投资者的心跟着悬起又落下。

眼下,金价站在了十字路口,国际金价究竟是要高歌猛进攻占4000美元的高点,还是逐渐回调到 3000 美元以下的关口?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今天我们一起穿越百年黄金兴衰史,寻找其中隐藏财富的规律。
百年黄金价格的 “五幕大戏”
将过去 100 年的黄金价格变化精准切分成五个时期,每个时期都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大戏。
第一幕是 1925 到 1971 年的 “金本位与固定汇率时期”。这一阶段,黄金价格从 20 美元缓慢攀升至 35 美元,虽然价格有所上涨,但整整 46 年才涨了 15 美元,从绝对价格来看,就像是平静的湖面,波澜不惊,妥妥的横盘期。
第二幕从 1971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拉开序幕,一直持续到 1980 年,是 “自由浮动与通胀驱动的上升期”。这十年堪称黄金历史上的超级大牛市,价格如同火箭般从每盎司 40 美元一路飙升到 850 美元,涨幅高达 2025%,让无数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繁华过后便是落寞,随着美元加息和走强,黄金迎来了长达 20 年的 “苦日子”。1980 年到 2000 年,金价一路狂跌,直接跌去了 70%,这便是第三幕 “漫长的下降期”。
到了 2001 年,剧情迎来反转,第四幕 “互联网泡沫与金融危机下的超级周期” 开启。受互联网泡沫破裂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黄金又迎来了高光时刻,价格从 255 美元一路涨到 1920 美元,涨幅高达 653%。
2011 年之后,黄金进入了第五个周期。前五年(2011 - 2015 年),金价从 1920 美元的高位跌至 1046 美元;随后经历了三年横盘,从 2018 年开始,新一轮牛市启动,金价一路上涨到如今的 3000 美元高位。
纵观这百年历史,黄金横盘和上涨的周期明显多于下跌周期,而下跌周期往往与美元加息、风险资产繁荣、美元强势紧密相关。
总结三个黄金大时代:1971 - 1980 年涨幅 2025%;2001 - 2011 年涨幅 668%;2018 - 2025 年涨幅超 175%。看着这些不断攀升的数字,仿佛能感受到黄金市场曾经的火热与疯狂。
黄金牛市背后的 “幕后推手”
理清了黄金价格的变化周期,新的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了前两次超过十年的黄金大牛市呢?实际上,每个阶段黄金价格的飞升都与当时国际局势息息相关。
总结起来,黄金飞涨有四个共性规律。
首先是货币信用体系动摇,简单来说,美元越弱势,黄金就越强势。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黄金市场的神经。当美元信用下降,投资者就会纷纷转向黄金,寻求资产保值。
其次,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时,GDP 走低、失业率上升,黄金的避险属性就会被激发,投资者为了规避风险,会大量买入黄金,推动价格上涨。
再者,地缘政治冲突越大,黄金价格越坚挺。战争、地区冲突等事件会扰乱全球经济秩序,让投资者感到不安,而黄金作为 “硬通货”,自然成为了避险首选。
最后是利率的负相关性,各主要经济体利率越低,黄金就越强。当利率降低,储蓄收益减少,投资者更愿意将资金投入黄金市场,从而推动金价上涨。
大多数人提到黄金价格波动,第一反应往往是地缘冲突,觉得打仗了黄金就涨,和平了黄金就跌。
但实际上,经济政策和形势对黄金价格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就像跷跷板理论,黄金和美元此消彼长,而在美元这一端,还 “压着”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 GDP 涨跌、失业率高低、银行利率多寡以及贸易摩擦大小等各种预期。一旦这些因素发生变化,黄金那头必然会有所反应。
在这里必须要给大家提个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如今的黄金价格居高不下,投资所需资金量巨大。
即便将 4000 美元作为短期目标,满打满算浮盈也只有 20%,但为了这 20% 的收益,你可能要承受更大的回撤风险。黄金投资的本质是与不确定性共舞,而非追逐确定性收益。在市场狂热期保持清醒,远比盲目跟风重要得多。
文章素材来源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