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AIR上云科技中国航展上的一抹“亮色”(附图片)
本文转自:中国民航报
SYAIR上云科技中国航展上的一抹“亮色”(附图片)
浙江上云航空科技公司无人机首次亮相中国航展
11月12日~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航展”)将在广东珠海举办。从1996年成功举办首届航展以来,作为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中国航展已发展成为集贸易性、专业性、观赏性于一体,代表国际航空航天业先进科技主流,展示当今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的盛会,是世界上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五大航展之一。
在本届中国航展上,浙江上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参展,其亮相的先进无人机吸引大家驻足观看,前来咨询了解的观众络绎不绝,该公司也与不少中外客户达成了合作意向,成为航展上的一抹“亮色”。
今年10月19日上午,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与浙江上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仪式在瓯海区人民政府举行,该项目的签约标志着温州市首个无人机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落地。
出席签约仪式的有温州市政协副主席、瓯海区委书记曾瑞华,区委常委、副区长林照光,浙江上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芮一行以及瓯海区相关单位负责人等。
浙江上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碳纤维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无人及载人飞行器销售于一体的科技企业,团队核心成员分别负责无人机机型设计、飞控设计研发、转子发动机研发等细分板块,技术力量雄厚。落地温州后,该公司计划总投资6亿元新建多条自动化无人机生产线,预计2025年3月建成投产,3年内产值可突破40亿元,10年内产值可突破300亿元,新增1500个高级技工就业岗位。
温州市未来将发挥上云航空、空天信息等低空重点企业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和产业链优势,持续释放低空经济与优势产业相结合的“化学反应”,聚焦飞行器制造、电池能源、无人机反制等重点领域,带动形成集群集聚、特色错位的百亿元产业布局,加快打造低空经济发展新高地。
2024年是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元年”。今年6月底,浙江省首次召开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动员部署会,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到2035年,全面建成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时任浙江省省长王浩说,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是打造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是建设交通强省、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物流体系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由之路。浙江省要锚定枢纽能力强、物流能力强、产业能力强、企业能力强、服务能力强等“五个强”,在加快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作为浙南经济重镇的温州自然“当仁不让”。温州作为“商行天下”的民营经济之城,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量的99.5%,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超90%。目前全国工商联正在向全国19个省份推广温州“两个健康”经验做法,即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今年7月17日,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张振丰专题调研低空经济工作。他强调,要锚定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先行城市,探索空域资源释放模式,打通“释放空域优势-搭建场景应用-建设设施网络-突破产业落地”的全生态;探索特色场景牵引模式,形成“场景-试飞-检修-制造”的全链条;探索产业优势磁吸模式,培育“电池+配件+整机”的全产业。重点要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空装备制造中心城市,优化低空产业空间布局,全域联动夯实产业基础;打造全国一流的低空综合场景应用示范城市,坚持特色场景牵引,孵化“低空+”特色场景。
前不久,温州市成立了低空经济专班和低空经济公司。今年9月,温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黄定恩等一行赴西安、北京对接低空经济工作。10月2日,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张振丰对此行专门批示“工作积极主动,对接很有成效”。
未来,浙江上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将聚焦飞行器制造、转子发动机、无人机反制等重点领域,带动形成集群集聚、特色错位的百亿元产业布局,并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积极助力温州打造低空经济新高地,促进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转子发动机(单缸)
转子发动机(双缸)
多旋翼无人机
无人植保机
AT-200无人机